当前位置:首页>>资讯>>旅游动态
邛崃“趣”研学 | 修身齐家,大同书院的耕读家风之旅
发布日期:2023-08-29

走出校园、走进自然,感受生活的真实,感悟生命的奇妙,课堂不止在小小的教室。

研学之旅让孩子们在行走中,学会探究思考,学会表达感受,学会尊重和分享。


我们以“邛崃‘趣’研学”的专题,将邛崃丰富多彩的人文、自然、艺术、科学等资源一一展现,把知识变得有“趣”,把好奇化为创造。


第十二站我们来到邛崃大同书院,学诗言礼,修身齐家,遇见浩然正气的先贤之风。

大同书院

微信图片_20230829093253.jpg


大同书院”位于邛崃市大同镇孔家山村2组核心区,由村民孔德辉旧房改造而成,书院设立讲堂、茶舍、会议室、图书室、会客厅。由中华孔子学会孔子后裔儒学促进委员会在川理事和会员发起、四川孔子后裔捐建、大同孔家山村民委员会协建创立。


“大同书院”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目标,以弘扬、传承孔子优秀教育思想为要义的公益性社会教育基地。


知书识礼受终身


 “不学礼,无以立。”站、坐、行、走、鞠躬……从日常生活的点滴着手,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谈吐举止文明得体,待人接物大方自然,知礼懂礼,受益终身。


微信图片_20230829093254_1.jpg


让孩子远离喧闹的城市,亲密接触大自然,诵读国学经典,与圣贤为友,养浩然之正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知识,体会古圣贤在待人接物上的礼、节、度。



孔子思想、传统礼仪、儒家文化,在老师循循讲解之下,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心中深植,激发修身齐家的社会责任感。


学会尊重,保持敬畏谦卑之心;学会感恩,珍惜拥有获得能量;知书识礼,成为对家庭有责任,对社会有建树的人。


微信图片_20230829093254_4.jpg


君子六艺塑修为


射礼是我国古代流行的一种以射箭为重点的礼仪。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在了解射艺及其礼射文化、体验射艺快乐的同时,学会尊重、礼让,培养人的性格、修养。




弓道之礼——发而不中,反求诸己。弓道具有丰富的哲学内蕴,它不但要求射手要具有高超的射箭技术,还要求射手在“道”的指引下,完成身、心和弓箭三者的高度和谐统一,以表达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对力量美与准确美的向往和享受,最终融化成为对真理的追求和崇拜。



国学经典诵读洗礼

微信图片_20230829093255.jpg


集知识性、文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经典作品是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当中的瑰宝,凝结着中华民族伟大的智慧。


微信图片_20230829093255_1.jpg


仁、义、礼、智、信,作为每个社会成员做人做事的准则,影响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维系着家庭的团结与和睦、支撑着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微信图片_20230829093255_2.jpg


在朗朗的诵读声中,孩子们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增强了文学修养,孝顺、忠诚、诚信……的种子,也在他们心中孕育生花。


传统国艺博大精深

微信图片_20230829093255_3.jpg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中国是茶的故乡,直到现在,汉族还有以茶代礼的风俗。


孩子们将在老匠人的带领下,深入体验采茶、制茶、品茶的过程,感悟中华茶文化博大精深。

微信图片_20230829093255_4.jpg


以茶润心,事茶养礼。在品茶的过程中,增加茶艺知识、培养动手能力、锻炼细致耐心,习得优雅得体的待人接物之道,用茶去感受世界的美好。



制作香囊,寄情以物,香囊是越千年而余绪未泯的汉族传统文化的遗存和再生。


亲手绘制一个脸谱、一把团扇,孩子们可以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匠心精神。


微信图片_20230829093255_7.png



四季农耕身心滋养

微信图片_20230829093255_8.jpg


耕读文化是我国五千年来最精髓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一种草根文化,是最本真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一。它不仅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更造就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微信图片_20230829093255_9.jpg


土地能给予我们的滋养,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一起深切的感知田野四时,双脚踏进田野,通过参与农事耕作,挥锄铲地、播种菜苗、浇水施肥,真正体会“粒粒皆辛苦”,在大自然中解放天性,知晓食物的来之不易,珍惜每一口食物。


以圣贤为友,

养浩然之正气,

感恩、知礼、诚信、坚韧……

在“趣”邛崃的路上,

潜移默化、自然放松,

收获文化中的能量。

微信图片_20230829093256_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