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校园、走进自然,感受生活的真实,感悟生命的奇妙,课堂不止在小小的教室。
研学之旅让孩子们在行走中,学会探究思考,学会表达感受,学会尊重和分享。
我们以“邛崃‘趣’研学”的专题,将邛崃丰富多彩的人文、自然、艺术、科学等资源一一展现,把知识变得有“趣”,把好奇化为创造。
第七站我们来到红军长征纪念馆,追寻先烈们的足迹,踏出无畏前行的坚定步履。
红军长征纪念馆
红军长征邛崃纪念馆是成都地区唯一的以红军长征为主题的革命历史纪念馆,整个纪念馆坐落于革命老区邛崃市天台山脚下,是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建立的第四区苏维埃旧址所在地,也是成都地区红军唯一驻留战斗过的地方。
纪念馆所获荣誉众多,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获得“成都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国防教育基地”“成都市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党性教育基地”“成都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红色文化教育社科普及基地”“成都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等百余项荣誉称号。近日共青团四川省委发布了关于命名四川省青少年教育基地的决定,红军长征邛崃纪念馆榜上有名。
重温峥嵘岁月
位于邛崃市天台山镇的红军长征纪念馆,苍山环抱、翠柏掩映。沿着纪念馆前高高的石梯拾阶而上,肃穆的群像浮雕震撼人心。
红色的纪念馆建筑出现在宽阔的阶梯尽头,万绿丛中,飘扬的五星红旗格外醒目。
纪念馆内,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和讲解下,认真聆听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亲眼目睹书写历史的珍贵文物,游历见证华章的遗址古迹。
长征纪念陈列馆内红军历史文物众多,展厅共计展出各类红军文物近400件,国家三级以上珍贵文物10件,有红军使用过的枪支、生活(生产)用品、标语、钱币、战斗遗址照片等。
这些不可复制的文物,是历史最好的见证,也是孩子们以往鉴来、赓续前行最好的教科书。
重走红色征程
纪念馆内完整保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塔寺南宋石塔、石塔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和尚崖战斗遗址等珍贵文物古迹。
行走在历史的轨迹里,红军长征的旅途如壮阔诗篇展开。
在这里,重温那一段峥嵘岁月,感受激情燃烧的青春,让孩子们坚定理想信念,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将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的红军长征崃山精神运用到现实生活学习中。
石塔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属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成都唯一入选地。1935年11月,长征途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邛崃西部山区战斗生活,建立“石塔区苏维埃政府”,把石塔寺大殿作为办公机构,在此商讨议事、办公开会。
从石塔寺到红军亭,再到红军长征纪念馆,都以其岁月的价值诉说着红军在邛的历程与伟绩。如今,蕴含红色基因的石塔寺,将以新的面貌迎来邛崃红色文化的崭新篇章,继续见证这片红色大地的故事。
亲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艰辛,孩子们在2.5公里长的红军小道开始跋涉。
依山而建的红军小道,随山势变化,时而陡峭,时而平缓,山石路面、木桩栏杆,还原了红军当年血战湘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等会战场景,打造了爬雪山、过草地的模拟体验区,展示着红军长征的伟大历程。
继承先烈遗志
红旗下庄严的仪式,激发孩子们心中最赤忱的爱国情怀。
少先队员向着国旗庄严宣誓,胸中涌动热爱祖国的澎湃激情,少年的荣誉感、使命感、责任感油然而生。
在红军浮雕群像前,为英勇逝去的英雄缅怀致敬,献上最深的敬意和最美的鲜花。
在邛崃这片流淌着红色血液、氤氲着红色文化的热土上,长征精神始终启迪和鼓励着少年们百折不挠、砥砺向前。
“飞夺泸定桥”“运送伤员”“扁担接力”……纪念广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拓展,是一场凝聚力和意志力的考验,更是孩子们对先烈的致敬。
创新红色传承
将科技融入红色教育,红军长征纪念馆即将以崭新的形式,展现邛崃的红色文化历史。
面积逾四千平米的四川红军长征数字展示馆,即将建设完成。红色五星的形态在大地上熠熠生辉,和纪念馆遥遥对望。
从深读历史长征到书写新长征,即将开启的数字展示馆将运用数字化科技手法,紧扣“红军长征历史”主题,以3D地图、全息影像等现代立体展陈形式展现邛崃的红色文化历史。
展馆与现有红军长征纪念馆形成功能互补,以新时代力量传承发扬红色文化精神继续见证这片红色大地的故事。
四川红军长征数字展示馆依托于建筑五角星的形态,结合基地条件,融入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旗帜概念,体现当今时代的红色精神源远流长。
不久孩子们就能够在这里,一步步拾阶而上,仰望红星,同"星"共创,感受着科技与红色结合的蓬勃力量。
血与火的悲壮故事
一往无前的长征精神
认知、继承、弘扬
在“趣”邛崃的路上
承先烈之遗愿
养浩然之气
励鸿鹄之志